即时新闻

多则材料+多项任务 要找准点又把握面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19日        版次:A13G    栏目:堂上作文(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者:梁秋燕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离开家乡19年后,80后创业者肖飞(化名)将“土得掉渣”的方言制作成“正定方言”表情包,瞬间“霸屏”正定人手机。

  生活在北京的80后河北人张利明制作推出的“邯郸方言”表情包,累计下载总量已超45万次。

  一头由沧州市网信办特别设计推出的讲沧州方言的小狮子出现在“狮城”沧州市民的微信聊天中,它一会儿秀杂技、一会儿吃特产,这是一款名为“狮城狮子民俗篇”的表情包。

  方言与表情包联姻借助网络“火”了一把,你怎么看这个现象?请结合材料内容,围绕我们身边的“粤语”写一篇文章,并向《羊城晚报》投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解题

  

  这是一则多材料+多任务的作文题。

  因为是多则材料,所以首先要读准材料。

  看似简单的材料,很多同学匆匆一扫而过,或许只能看到“正定方言”“邯郸方言”“沧州方言”,而忽略了这些方言与表情包联姻借助网络“火”了一把这件事。也就是说,三则材料共同规定了写作范围,就是“方言+表情包”,缺一不可。读准材料,你就会明确本次写作重点不是谈要不要保护方言,为什么保护方言,而是要谈一谈你认为粤语(方言)是否也有可学习借鉴的经验,是否也能借助网络技术(表情包)重新焕发活力,将南粤文化发扬光大?以及应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等来让粤方言焕发新机……

  其次是要关注任务。

  任务一是要“结合材料”;任务二是要以“粤语”作为主要的讨论对象;任务三是要向报社投稿。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要注意观照到任务,并明确完成任务,不可遗漏。

  写好此类作文题,除了以上两点,更多的还是考察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里,有留意过粤方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吗?有留意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粤语带来的新变化吗?是否有推广粤文化的责任感?文章要写好,归根到底是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人。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