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复制的生活原型 李清明的散文集《烟雨湖山》汇聚了38篇散文,除了4篇是写外地风物外,其他都是写老家湘阴的名物风俗,亲人故旧,童趣见闻,一些作品曾在《散文》《散文海外版》《中华文学选刊》等刊物上发表,屡屡入选散文年本,《牛铃叮当》还被选入大中学语文教材。 一个17岁靠穿上军装离开湖区,发誓不建功立业不回老家的少年,有些像早年沈从文从凤凰北漂,都有一股湘人的执拗和犟性。李清明在军营里不怕吃苦,靠写新闻报道提了干,考入地方院校深造,后来下海办学校、宾馆、办医院,打理实业,获得颇为丰厚的回报。于是,他又开始了走出家乡时萌发的第二个心愿:一定要成为一名作家。从此,便与散文写作结下了深缘。 李清明的故乡在湘阴县买马村,这是一个弹丸之地,垸子外是大堤,大堤下就是洞庭湖与资江,江水泱泱,每人头上顶了一碗水,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与大自然生死博弈的现实环境中,加上兵祸频发,明清以来,买马村就是湖匪与官兵、官兵与起义军交战的古战场,芦苇荡、湖面上、垸子里都是血与火的交锋与厮杀,以至在烟雨朦胧的时候,人们还能听到马鸣呐喊,兵器交击。在这种生态环境的浸染下,李清明打孩提时,在大脑里就积淀了太多的故事和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为他以后的写作贮存了丰富的素材。这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外地作家、诗人,走马观花,在洞庭湖上漂流几天,到村庄里采风几天,可以写出几篇游记交差,但是写不出李清明笔下具有独特人生体验与不可复制的生活原型的作品。 超越传统乡愁散文 李清明散文作品有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方面他是对湖湘文化保存了记忆,二是他继承了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敢于自揭伤疤,也就是对乡村陋习和小农意识在作品中带有嘲讽和揭示,把赤子之爱毫无保留地袒露出来,后者人文价值是要高于前者的。 《排鼓吟》写的是放排人,在上世纪70年代,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还能见到他们成群结队,在江湖上漂流,喊号子,对山歌,气势如虹,如今已成记忆中的残影旧梦。随着农业现代化,《水车谣》中的水车也退入了历史博物馆。《手艺人家》里的“朱老大”擅长于劁猪、阉鸡、骟牛,有着“庖丁解牛”般的技艺,现在这种手艺人也不见了。《水乡月色》里的民俗“埋胞衣”、“喊魂”,随着农村城镇化、空心化的推进,这些旧民俗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家用笔把它们保留在了纸上。 故乡让李清明爱恨交织,五味杂陈,不是故乡的月儿比他乡圆,而是更真实、更全息、更人性化,原生态般地复活了。《买马村记》是散文构建的村史,以非虚构的笔墨,把买马村古往今来的历史择要地作了勾勒,一个在水边依水吃水的村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变的是外物,如将古树砍伐了,可演戏可开会的台子拆掉了,人心比过去更复杂了。 寄沉痛于笔下,以抒发赤子之心,这种勇气和大爱是一些作家在乡愁散文中很少涉及的,这也是李清明的散文超越一般的乡愁散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