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涤明 近日,星巴克因拒收硬币上了热搜,虽然公司“深夜”道歉,但网友们并不买账。就门店员工拒收硬币一事,星巴克方面回应称,在门店消费可选择包括现金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疫情期间,更鼓励顾客使用无接触式的电子支付方式。对于星巴克上述回应,网友认为该回复并非正式声明,而是单纯地在其置顶微博评论区的回应,缺乏诚意,“是我见过的最敷衍的解释”。(8月18日《证券日报》) 星巴克拒收现金一事,为舆论提供了两个话题:一是成功企业如何珍惜声誉,再一个是,有关方面应该以怎样的管理措施,保障人民币现钞的有效流通。 作为一家国际知名品牌,星巴克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不论是拒收现金,还是事后心不在焉的道歉,都比较低级。如此傲慢地对待消费者,分明是跟自己“过不去”。 但关于星巴克的傲慢,毕竟属于商家自己的事,公众无需操心过多,相关问题不妨还是交由市场去裁定。很难相信,一家被认为对顾客傲慢、敷衍社会监督的企业,销售额会因此而增加。 我倒觉得,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电子支付时代,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如何维护现金支付权利。而说到这个问题,估计目前多数人并不是很关心现金的地位,因为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刷卡转账和手机支付等方式。电子支付也确实具有很多优势。不争的事实是,未来终有一天,现金支付会彻底被电子支付所取代。 但那毕竟是未来的事,现在就拒绝现金支付,会给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老年人、某些残障人士以及电子支付网络并不普及的偏僻地区居民造成很多困难。特别是,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币现钞属于合法的货币支付工具;2018年央行曾发布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也就是说,公民、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拥有选择权,而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就此而言,商家拒收现金绝不只是服务范畴的问题,还涉及对中国法律的敬畏。 跳出这件事,我们还应关注到社会上更多的“不收现金”“只提供扫码支付”等情况,比如,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停车场都开启无人值守模式,司机只能扫码交费。有些时候,确能看到有的老年司机因下载、扫码不熟练而堵住出口的情况。最不应该的是,个别公共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不收现金,面对市民质疑,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好人多,市民之间可以互助。”尽管说窗口人员态度比较谦卑,但公共部门实在不该做出这样的“表率”。 希望星巴克拒收现金事件能够成为一堂课,更多商家和单位能够引以为戒,相关部门更应加强监管。
-
即时新闻
星巴克需要教育 法规更需要被强化记忆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19日
版次:A05
栏目: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作者:马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