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十三行故事里的大清首富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23日        版次:A06    栏目:湾区文艺评论    作者:张懿

    

  

  □张懿

  

  大清首富“走进”小说

  

  《十三行》为知名网络作家阿菩近年全力打造的一部重头长篇小说,全套三部六本,以清朝广州十三行为创作蓝本。小说画卷式展现了清代对外贸易以及商业发展之图景,描写了一代商业巨擘吴承鉴在朝廷与外国势力的双重考验下坐上十三行总商的宝座、登顶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

  1757年,乾隆皇帝下谕“一口通商”,十三行成为泱泱大国对外海洋贸易的唯一口岸,广州成为全中国最繁华的贸易集结地。在那时西方人的眼中,十三行——广州——中国,几乎可以互为代名词。发展到巅峰时期,十三行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小说主人公吴承鉴的原型就是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的经营者伍秉鉴,号称当年的“大清首富”。伍秉鉴经营有道,善于周旋,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山、店铺和巨款,而且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等。据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2001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出过去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名单上有六个中国人的名字,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认为是19世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大清首富“走进”小说,与同时代的那批十三行风云人物一起,再现了历史的波澜。在小说第一部“崛起”中,宜和行老板之子吴承鉴完成了从游手好闲到独当一面的逆袭。他于危难中担起当家重任,用以往积累的各种人脉和经验,把阻击吴家的商业对手打倒,让宜和行因势转进,吞并了对手产业,稳固了宜和行在十三行中的地位。到了小说第二部“博弈”中,故事渐入高潮。十三行各家势力重组,总商位置悬而未决,吴承鉴跻身“新上四家”。蛰伏多年的潘家当家潘有节介入竞争,吴潘两家棋逢对手,加之在十三行摊派中与吴家对立的蔡家、叶家卷入,局势一时扑朔迷离。在吴承鉴疲于应付之时,内忧未解再添外患,吴家再次陷入危机……

  

  严谨厚重与畅快好读

  

  《十三行》是一个极其吸引人的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展示了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书写方式,全书没有面孔板正的说教腔,而是抓住十三行最突出的特点,写出了一场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商战。其中既有十三行与清朝政府之间的利益牵扯,又有十三行内部之间的勾连与竞争,还有对外贸易商业往来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表现了十三行与当时社会三教九流的密切交往,穿插和珅、乾隆、嘉庆、如妃与十三行商帮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阿菩将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编织成一张立体的大网,由此折射出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衰荣辱。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各色人物陆续登场,层层递进,布局巧妙,且人物性格典型丰满、历史细节描写精准,其把控之出色与格局之庞大,兼顾了纯文学的严谨厚重和网络文学的畅快好读。

  阿菩以网络小说成名。网络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由野蛮生长过渡到有序成长,并逐渐表现出对厚重题材以及人类命运发展的关注。作为暨南大学的文艺学博士,阿菩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深厚,在《十三行》中他试图将真实历史和社会现实作为现实主义元素,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网络文学“基因”,即想象力,从现场感走向现实感,以自己的文学方式重塑“时代感”。加上贴近读者的语言表达,由此创作的作品无论出于何种时间和空间,皆切中生存状况的真实。某种程度上,阿菩实现了把这部作品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提升到一定高度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