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那些曾经“喜欢郭敬明”的孩子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3日        版次:A11    栏目:语重心长    作者:李鸿理

  □李鸿理

  

  十五年前,有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我要到上海去上大学。”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郭敬明。的确,小四火的时候,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只记得当时我带一个文科班,全班每人一本郭敬明的书。那个孩子对我说:“老师,书店里还有一本,我给你买了吧?”我说你们都有了,我还用买吗?但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还是放着一摞郭敬明的书。

  再后来,在微信群里看到他们,有的已经是微商了。

  十年前,我问一个作文高手,业余读什么书?他说,郭敬明。当时我正在给学生们讲现代诗歌单元。我说,郭敬明的小说里有意象吗?他说,有香樟树。第二天他带来一本《最小说》,面对那样年轻的文字,我实在有点读不进去,就随手翻了一下,挑其中一篇小说随意念了100字的内容,问他,这部分文字有香樟树吗?他说没有。我问,那有什么?他说有烟头。我问为什么写烟头,而不写香樟树?他说是在写无聊。我高兴地说,你很会读书,香烟在这里就是意象,因为它寄托了人物的情感。第二天,他写出了一篇《藤椅上的姥爷》。他通过给藤椅上的姥爷喂饭,描写了姥爷一生的两个片段:一是骑在二八红旗自行车上威风凛凛的姥爷;一是暮年坐在轮椅上的姥爷,细节生动,感人至深。

  后来,我在微信里遇到他,问他还喜欢郭敬明吗?他说,郭敬明?老师,那是曾经。

  我有一个习惯,让学生写周记。有的同学会把这当做写作的自留地,自由写作,文采飞扬;有的人则把这当做负担,拼尽力气去摘抄。其实孩子生涩的文笔与印成铅字的成熟文字有着明显的差别。我的原则是原创很好,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抄袭”也不错,可以拓展视野。有一次,有个高手写了一篇《我的成长》,妙趣横生。我在教室大声地读:“说起我的童年,爸爸就像说起中国古代史一样骄傲。”这段文字把我的童年与中国古代史放在一起,大与小形成对照,意象新奇……教室里忽然大笑起来。我有点生气地说:“为什么不虚心学习同学的长处呢?”课代表站起来说:“老师,你看他周记本的封底。”我翻过一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封底上用潇洒的行楷写着“郭敬明”几个大字。

  据说,他后来在华语文学门户网站“榕树下”有自己的集子,再后来却失了消息。

  现在的孩子读书多,但是很少喜欢谁,因为作业的负担已经冲淡了作业之外的生活。我曾经对学生说:“韩寒、郭敬明,他们的文字,我没有认真读过,但是他们用一支笔打天下的传奇,值得敬佩。”也许,那些喜欢郭敬明的孩子已经远离了文字工作,但那些青春的记忆仍值得珍藏,至少,他们为自己的兴趣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