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状元楼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02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非非鸟

  □非非鸟

  

  1

  

  老范还不见踪影。细汗从林长贵脑门沁了出来。

  这是春节非遗主题年的主活动之一——全县“三及第”传承人大赛的复赛现场,折桂者将获得“三及第”首席传承人的称号。自老街小吃“三及第”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猪瘦肉、猪肝和粉肠的组合,竟成了当地名片。

  朱二毛就是这时候冒出来的。他原本在县城卖糖烟酒,如今也在老街租了间铺面,装修得古色古香,还从市里聘了名大厨,更引人注目的是,店铺门楣上悬着“天下第一鲜”黑底红字大匾。二毛说,匾是祖传的,清朝钦差的手笔,他也算是回归主业了。这一来就有故事了,电视台、报纸先后来做了专访,一时间人气爆棚,食客如云。林长贵呢,是老街“三及第”头牌“老林记”的店主,每每抬头看见斜对门那赫然的匾,心口就像堵了团气。元旦刚过,“三及第”大赛启事一出,他便第一个报了名。

  眼下是复赛环节。第一轮初赛中,他和朱二毛店的出品得分均是遥遥领先,头名究竟花落谁家?大伙拭目以待。组委会允许晋级选手自备炊具食材。林长贵早搬出了爷爷辈的黄泥灶,备了陈年的荔枝柴,连芡粉也来自深山的野生木薯粉。当然,主材就等老范了。老范是养猪户,与林长贵长期合作。几周前林长贵就和他说好了,赛前一个时辰内开宰后,肉料直接送至大赛现场。

  九点三十分……十点……十点十五分……老范居然一直没出现。林长贵的脸就黑了,拒绝了组织方的备用食材,选择弃权离场。不用说,首席传承人和他是无缘的了。

  

  2

  

  赛后,有知情人私下议论说,朱二毛是老范的表外甥哩。也有愤愤不平者打断话,甚么亲七亲八,一句话,老范就是被人买通了呗。总之,在旁人眼里,林长贵算是丢尽颜面了。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街口热闹非凡。二毛的“天下第一鲜”早早开了门,还张灯结彩,铺起了红地毯。原来,市里要来给他授牌了。

  正在锣鼓喧天的时候,“吱嘎”一声,老林记的木门也开了,林长贵两口子也进进出出忙乎着。挪黄泥灶,支起厚砧板,连大铁锅也在门口架了起来。

  做甚?

  围观者还没回过神,只见系着白围裙的林长贵弯下腰,从桶里拎起坨鲜肉,朝砧板一掼,右手的刀一抖,就舞出一团明晃晃的雪花。片刻,案板上已叠出一摞薄而均匀的肉片。众人不禁齐声叫好。

  炉灶里,有荔枝木清香缭绕而出。林长贵掀开锅盖,手一扬,陶盆里拌了芡粉的食材,便天女散花般跃入氤氲的红曲汤里,鲜香瞬间弥漫开来,惹得围观者忍不住用舌尖偷偷舔着空气。

  来,来,大伙尝个鲜。一名矮墩墩的男人乐呵呵从店里行出来,端着托盘打起了下手。

  咦,这不是老范么?

  哦,今天的“三及第”食材,是老范半夜从山里拉来的黑毛猪,凌晨宰杀的。这锅汤还原的是林家“三及第”药食同源配方。本是应在复赛时拿出来的。老范脸带歉意。

  

  3

  

  故事倒转到若干天前。原来那天老范开栏赶猪时,不小心瞥见了门口遗落的瘦肉精包装袋,疑窦顿生。要知道,他的猪可是谷糠草料喂养的,绝不可能用这东西。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他改变主意,直接就把猪拉到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卸下。为了不耽搁比赛,他调转车头进山。山里一农户家年初曾在他家捉过猪苗,算起来也该出栏了。没想在路上车翻了,人也伤了……

  林长贵顿了顿说,先祖从京城辞官归来,在山脚建了间客栈,就叫状元楼。当年,凡路过赶考的学子,均可免费住店并享用“三及第”汤一碗以壮行。他体谅学子们常因水土不服多受喉疾之苦,特选用黑毛猪脊顶肉为主材,汤底加了些许青榄……既净肉腥又清热醒神,且汤汁口感更佳,取名为林氏极品“三及第”。如今,这配方我也不藏掖了,俗话讲,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伙没想到平日话不多的林长贵,竟也这般幽默,当场爆出雷鸣掌声。

  儿子读的是烹饪专业,以后还要重振我们状元楼呢,林长贵满脸自豪。

  

  4

  

  慢,这里边还有故事。一位白发老者挤上前。有人认出来了,他就是那天大赛的特邀嘉宾,省文史专家。

  那年,微服私访的钦差行至状元楼,一碗“三及第”落肚后,大赞当属天下第一鲜,还留下了墨宝。只是后来一场意外大火毁了状元楼,所题之匾也不知所终。据说,匾后还刻写有不少“三及第”食疗配方……

  匾?不少目光就朝对面瞟过去。有个记者挤前来问,对了……那天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卸下的猪怎么了?

  老范瞥了眼对面,带着嘲讽说,哦,那头猪比人老实,说了真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