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结合德智体美,促成劳动向劳动教育的转变”

看广州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如何打造特色中小学劳动教育样本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28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王沫依

     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研讨交流活动现场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学生刀工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檀传宝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图/主办方供图

  

  6月24日下午,主题为“助力劳动教育,赋能职业教育”的广州市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研讨交流活动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举行。15所劳动教育基地学校代表齐聚一堂,分别汇报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工作情况并展开研讨。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檀传宝通过线上连线带来高端讲座,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廖文博士担任主持。檀传宝教授的论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如何破解“有劳动没教育”这一现象的话题引发众人的思考。

  

  高端讲座

  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檀传宝

  

  破解“有劳动没教育”现象

  

  何为劳动教育?为何会出现“有劳动没教育”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解决?在现场,檀传宝在线上带来主题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劳动教育》的课程,解读“全面发展”的教育概念,以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线上线下的劳动基地学校代表带来思路与观点的启迪。

  檀传宝以自己在过往经验中观察到的故事为例,提到以往让学生接触劳动的做法停留在劳动表面,许多知识也被刻板地传递,未能起到劳动教育的作用。他引用著名教育学家黄济的观点,表示:“劳动如果没有与之相伴随的教育,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单纯消耗体力的过程。在劳动中也需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好逸恶劳、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

  现场,檀传宝举了一个例子,“让学生在农业劳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标牌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品种?养护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水浇到什么程度叶子会发黄?如果不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劳动就像旅游一样‘逛一遍’。”

  

  让劳动变成劳动教育的过程

  

  檀传宝认为,让劳动变为劳动教育,需要让劳动与德、智、体、美四方面教育建立联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看来,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教育是对人基本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德育讲意志,智育讲认知,体育谈身体,美育是情感,这四个领域结合得好,就是完整的教育。”而在基本素养教育完成后,需要劳动作为纽带,学以致用,与世界建立联系。檀传宝引用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表示人的发展其实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而结合的方式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是教劳结合。

  由于时间关系,檀传宝重点分享了如何将德育、智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考。“劳动教育需要有德育,如何与德育建立联系?我认为我们需要向孩子传递一种观念,那便是所有的产品、服务、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帮助孩子扭转诸如‘少劳多得,最好能够不劳而获’的一些观点。”

  其次,是要在劳动中鼓励学生思考,加强劳动与脑力的结合,檀传宝以手机举例,表示:“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而手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产物,这就是一种脑力劳动。”他提到,我们的生活是由劳动创造的,而在其中,脑力劳动占了很大的比重。

  檀传宝特别提到,劳动没有高低之分,体力和脑力劳动都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环卫工人非常辛苦,他们让城市变得干净整洁;杰出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成果也是一种价值。我们需要承认不同的劳动形式创造出价值的差异,也要明白他们的劳动同样光荣,人格同样平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劳动供养家庭,为社会带来美好。”他的发言引发了嘉宾的深刻共鸣,现场不时自发地响起阵阵掌声,交流氛围热烈。

  

  研讨分享

  主讲人:广州市15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代表

  

  在广州,15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都落户职业院校,这里具有丰富的职业体验课程,有着落实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职业学校如何发挥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作用?同时,作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的职业院校,如何构建和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的职业体验课程如何为劳动教育赋能?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劳动教育又有哪些新样态和创新评价方式?研讨会上,各基地学校代表对该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汇报各自劳动教育的成果,抒发劳动教育心得。

  

  课程先行扩展劳动教育资源

  

  劳动教育,课程先行。现场,不少院校分享了关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提到,在三年制的学习课程中,每个学生都必修劳动专题教育以及劳动实践课,通过网络平台授课、专题讲座、劳动周等方式开展;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别出心裁地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结合在一起,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一场馆,双导师,三环节,四学段”的特色职业体验课程,利用学校的实训场馆和行业大师等优秀资源,让学生切身体会劳动过程,感悟工匠精神,并致力于探索基于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认识自身;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注重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研发,立体多维地扩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专业生产、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梳理,共建生活劳动教育课、职业启蒙课以及生活劳动教育读本;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则针对中小学生打造了8堂劳动课程,结合本校专业以及师资进行课程标准和机制模式的制定,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活动体系。

  

  开发特色劳动教育项目提升能力

  

  除了基础课程的设立,不少学校还开发了极具特色的劳动教育项目。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就根据自身特色,面向中小学学生开展了包括玉雕、剪纸、乞巧等在内的6个非遗项目课程,并根据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来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并挖掘美学、历史等文化元素,形成非遗劳动特色课程;广州市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铁路专业对口率高的优势,打造了包括无人机组装拼接、地铁模拟驾驶、轨道交通服务等项目课程,并结合春运、会展等节点,开展特色劳动项目,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

  作为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广州市白云行知学校借助这一平台,积极开拓区内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的体验活动,并派出教师团队前往白云区初中开设劳动实践课,简单实用,参与性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则开展了包括大型文艺演出志愿、社区街道保洁等方面的志愿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与感恩教育;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申报乡村振兴的自然科普,立足广州,立足番禺,传承岭南历史文化底蕴,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