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阅读在结网中内化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28日        版次:A07    栏目:拒绝流行    作者:曹林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在之前的专栏中我写到过“读书需要绕远路”的话题,想接着再说几句——如何读书才能更有效地记忆与内化。

  读书和知识是如何内化到一个人思想中的?很多人觉得是靠“储存记忆”,像硬盘储存信息一样,读了什么东西,当时有感慨,记到笔记里,形成某种印象,就储存到记忆去了,使用时再去“调用”。实际上,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知识的内化已经不是死记硬背、直肠式硬盘式的“储存记忆”,而是靠有机的“网格化检索”。

  什么叫网格化检索?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处理,通过分类、重组、对话、标签、批判式思考,使其进入你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不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嵌合、触类旁通的知识形成的网,书越读越多,这张网会越来越大,形成井然有序的“分类框架”。当你读一本新书时,这张网会将新知“网”入其中。脑子里的这种知识网格,就像长到你身体里的图书馆,平时隐入背景形成“缄默知识”,用时可随时分类检索,形成信手拈来的联想和提示效果。读书的过程就像绕远路“结网”,让这张网足够大,才能网住新知,避免水土流失、读了白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人微信里收藏了不少文章,在书上画过很多重点线,每天似乎浏览了很多信息,却无法在联想中调用,还得依赖“外置搜索”去寻找“现成答案”——这种“总是记不住、想不到、用不上”的遗忘焦虑,不是记忆的问题,而是缺乏“绕远路”所形成的网格化检索。占据脑海的都是“阅后即忘”的薄知识、浅信息、快餐内容,而不是“结构化匹配”、能支撑再生产再输出的厚知识。很多“走捷径”的读书,只是找结论,搜索结论,看前言推介,摘金句,知道一个结论,好像就已经读了这本书了,完全是买椟还珠。经济学家汪丁丁说,了解一个学科和专业,最好的方法是先去读它的思想史。“绕远路”进入它的知识地图,才能进入这个学科,让自己有一种庞大的、可自由调用的“底层知识库”。

  老祖宗说,笨是一种人品,我很认同,读书需要在笨办法、笨功夫、笨投入中去积累人品,才能在饱满的内存支撑中成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