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近些日子我一直跟奥斯陆的何莫邪(Christopn Harbsmeier, 1946-)教授讨论他的“汉学文典”数据库的事情。 昨天我们开了一个视频会议,他坐在北欧的书房中,向我们述说他所认识的中国学者:季羡林、吕叔湘、梁漱溟、吕澂,等等。他也告诉我们,京都的中国古籍的语文学家为什么比某些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要高明?丰子恺的漫画所体现的是文人的修养,而不是技巧。他说,在欧洲一个有修养的人文学者,至少要懂得包括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在内的几种语言,要熟悉文史哲的各种名著,同时将这些化作个人内在的修养。 有一些中国的语言学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们理解中国典籍就比其他国家的汉学家要强得多。其实如果没有细读的功夫,以及基本的人文和逻辑训练,想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何莫邪举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里面的“我”其实是一个泛指的“你”,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就可以达到仁的境地。所以在古代汉语中,“我”也有可能指的是“你”。这些都是在书本中很少能够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