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去音乐茶座“蒲”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1月24日        版次:A05    栏目:【夕花朝拾】    作者:杨早

     杨早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广州人把出外逛荡、消遣叫作“蒲”,有点接近于泡酒吧的“泡”字的意思。若讲上世纪80年代广州人的“蒲”,有一个“空间”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那就是“音乐茶座”。

  1980年左右,广州东方宾馆开办了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茶座最初是为了接待外宾,后来便开放为面向全体市民的场所。买上一张票,人们便可以进门坐下,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欣赏舞台上乐手们的表演。与正式的晚会演出不同,这里的舞台被一个个茶座包围,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表演的互动性与感染力便大大增强,茶座中常见客人们欢呼、敲茶杯,甚至站在桌子上大喊“安可”(返场)。

  茶座演奏的音乐多冠以“轻音乐”之名,但身处现场,看着变幻莫测的镭射光、全场奔跳的歌手及伴舞,听着超过一百分贝的乐声,你很难将这个场景和“轻”字联系起来——它已被架空为代表兴奋与刺激的“劲”字,青年人讲“唔劲唔听”,所言极是。

  追寻快乐,欢喜变化,渴望打破,或许是“劲”字与“蒲”字背后的深层心理,也恰是80年代时代精神特征之一。正因如此,尽管时常遭遇批评指责,但音乐茶座仍在广东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蔓延生长。1983年,广东全省已有约150间音乐茶座,广州独占70余间,座位达15000多个,超过当时广州所有戏院的座位总和。

  进入90年代后,音乐茶座逐渐没落,被歌舞厅与“卡拉OK”替代。如今仅剩的几家音乐茶座中,台上台下多是中老年人的身影,复古的装修张扬着那时属于他们的时尚,而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又在新的地方继续“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