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 今年以来,“学术酒吧”活动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兴起。主讲人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带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观众多是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酒吧这个更为放松的环境中,大家学习知识,也彼此交流。 人们常见的学术聚会,一般发生在学堂、图书馆、咖啡馆,现在直接搬到了酒吧,也无怪乎让人感到新鲜。毕竟,酒吧通常被视为一种典型的娱乐场所,其中不乏嘈杂、喧闹的背景音,和学术的气质确实反差明显。 不过,仔细想想,酒和学术的缘分自古以来就存在了。柏拉图留有一篇《会饮篇》,就是宾客在宴会酒酣之后,开启有关爱与美的讨论;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兰亭雅集围绕着酒,“煮酒论英雄”也有酒,《红楼梦》里大量的诗词创作也都发生在诗酒相连的宴会上。酒和人类的智力活动和情绪调动,向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结。 那么学术和酒吧的相遇,也不失为一种传统的回归:人们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里,以一种更加平等的姿态说文论道,颇有一丝古典的气息。 当然,“学术酒吧”的兴起并不仅仅是一种复古,它还有着现代意义:这是一种学术关怀社会的方式。 从媒体报道的一些特征可以看出这点,比如学术酒吧的内容多是人文社科领域,主题多是“我们该如何看待道德”“世界上是否存在纯粹的好人”等,参与者多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听众,或者说酒吧的消费者。 可见,这里探讨的大多不是业界前沿问题,参会者也不会只来自学术共同体,人们的兴趣更像是一种关于生活、社会与存在本身的遐想与玄思。这是可以想象的,一场学术活动没有选择校园深处的讲堂,而是马路边的酒吧,这种姿态本身就意味着必须要寻找与普通人的公约数,去找到一个尽可能和所有人共鸣的主题。 所以,人们应当乐见学术酒吧的出现,这是一场学术和民众的彼此成就。学术在拓展自己的“业绩”,它在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影响着社会;而民众也有了更多触及学术思考的途径,毕竟酒吧的分布远比大学课堂要广泛得多。 不可忽视的是,学术酒吧其实也展现了某种时代特征——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对知识充满着热切的渴望。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副业培训班在年轻人中爆火,年轻人下班后纷纷奔赴夜校,再看今天的学术酒吧,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知识的调剂,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把握生活的确定感。 所以学术酒吧能够在今天出现,能够得到众多的捧场,这本质上离不开一个“知识型社会”的大背景,是人们期待知识能够跨界、破圈,能够向着更广泛的区域辐射。 当然,学术酒吧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能走多远仍难以预料,这也取决于组织者、主讲人的努力和经营。但是学术酒吧的出现至少展现了一种精神生活和消费新业态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对“娱乐至死”忧心忡忡的当下,它的出现也让人多了一份乐观: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心于泛娱乐化所带来的精神贫瘠和浅薄,一种深沉的、思索性的生活方式依然有市场。 因此学术酒吧应当被鼓励。人们期待着这种创新可以走得更远,可以把知识气息带到更多生活日常的角落。 (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
-
即时新闻
都市中的“学术酒吧”是一种学术关怀社会的方式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0月30日
版次:A07
栏目: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