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坡日课》随笔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28日        版次:A14    作者:区广安

    

  □区广安

  北宋李廌《西塘集·耆旧续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抄《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抄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几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读此文,使人甚为感慨。东坡这等天才,尚且天天“日课”,笔耕不辍;如我辈凡人,又该当如何?不言而喻。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曾为自己订下“日课”十二条,遂传为佳话。其实,凡做学问者皆需“日课”,不仅学画需如此,习武亦然,学曲亦然,故有成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吾师八痴翁伟强先生,一生坚持“日课”,几十年如一日,倾注于诗书画印,竟将墨砚磨穿,遂成现实版“笔冢砚穿”。

  吾七岁随师学画,迄今已五十余载,仍每日遵师嘱坚持“日课”,并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为座右铭。谨记于心,鞭策励志。

  吾于卅年前,得前辈赖少其先生亲赠“墨池春深”四字作匾,以“墨池春深阁”命书斋之名,每日临池不辍。

  吾不忘桑梓(南海松塘翰林村),谨记祖训:“读书,积德”,起艺名:“西樵山人”,以记乡恩。

  吾废纸三千,感学艺未精,恐稍懈怠,故倩人于笔杆刻“不可一日无此君”七字,以资励行。

  当下世人,面对挫折,多抱怨自己缺少天分。与其纠结于此,不如扪心自问:“吾已尽力否?”

  当下世人,只见成功者光彩耀人,却少有关注其寒窗苦读、日课之艰辛。有感于此,赋诗一首与同道共勉——

  寒窗孤影梦难成,

  困睡和衣伴众星。

  非是夜深能独醒,

  有谁可见日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