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彩铃设置成“已停机” 本不该由局长做这个“坏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30日        版次:A10    作者:然玉

    

  □然玉

  近日,河南安阳北关区教体局局长刘贵海手机彩铃设置为“已停机”引发关注。据其本人回应,目前当地正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他担任重要岗位,有亲戚朋友打电话找他“通融”,不便接听电话,故设置成停机铃声,但工作用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并不影响工作。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回复称,已接到群众举报,目前正在调查中。(8月29日澎湃新闻)

  将手机彩铃设置成“已停机”,刘局长的一波操作可以说是相当机智。按理来说,使用何种彩铃纯属私事,外人本不该指指点点才是。然而麻烦的是,刘贵海由于自身的官员身份,一下子就被贴上了“脱离群众”的舆论标签。面对质疑,刘贵海迅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并借着回应之契机大倒苦水,也算是有理有据……自始至终,这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就其所引发的舆情反馈而言,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许多复杂况味。

  此事的缘起,本就耐人寻味——“安阳市多名群众反映,开学在即,拨打安阳市北关区教科体局局长刘贵海的手机总提示已停机”。毋庸讳言,能知道号码直接给教体局长打电话的,想必不是一般“普通群众”吧,至少也应该是沾亲带故、有点交情的。试问,有什么样的事情,不能拨打部门电话、公办电话解决,而非要打给局长私人手机呢?遇事动辄“托关系”“找熟人”,这是我们这个人情社会根深蒂固的恶习。置身其中,谁能堪其烦扰?

  就算是公职人员,也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谓“回应群众诉求”,更多乃是指一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公事公办”的积极履职,而不是保证私人时间里一定要接听私人手机里的“群众来电”。那种要求官员完全舍己为公,24小时“在线”、随时“密切联系群众”的期许,本身恐怕便不切实际。过去,一些地方曾经高调公布官员手机号码并承诺“一呼必应”,但一段时间过后,这些号码基本是各种“打不通”——这事实上表明,强迫官员让渡“私域”有违人性,长期并不可行。

  刘贵海直言,最近太多人打电话找他请托。尽管将彩铃设置成“已停机”欠妥,但是设身处地来看,刘贵海本人又何尝不无奈呢?!这一事件所指向的根本问题其实在于两点:其一,主官意志在部门决策中未免仍显过重,这或许激起了某些人“打点关系”“找后门”的心思;其二,对于敏感时期官员的“保护”还远不到位,诸如“静默期”“利益回避”等成熟的制度设计还未能充分引用到公共部门。刘贵海设“已关机”彩铃求清静,这个“坏人”更该组织出面来做才是。

  我们总在说“公私切割”,总在说“防火墙”,而让教体局局长一个人应付“说情”电话的狂轰滥炸,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使用“已关机”彩铃来回避“群众”当然不合适,可是更好的办法、正确的办法又是什么?对此,必须事先安排、早作打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