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深圳再领新使命

专家表示,《意见》释放了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对深圳乃至中国今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20日        版次:A02    作者:陈强

     日新月异的广东自贸试验区 (前海管理局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今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8月18日,《意见》全文正式发布,明确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意见》提出深圳“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是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为国家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屡屡先行一步。如今,深圳再度领受了新使命,建设“先行示范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表示,《意见》释放了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对深圳乃至中国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深圳有望再度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

  A、“建设先行示范区” 使命重大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寄望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告诉记者,《意见》对“先行示范区”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总的来看,《意见》对深圳的战略定位很高,要求其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是一个整体性的定位,可见深圳被赋予的使命重大。”在胡刚看来,《意见》明确了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内涵实质、实施路径,指明了深圳在新时代努力的方向,对深圳发展为全球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也告诉记者,《意见》赋予了深圳重大的使命,深圳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经验。“核心首先是创新驱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次,城市定位更高,要做一流全球城市;再者,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加强深港合作;最后,要塑造现代城市文明”。

  “深圳是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试验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深圳领受更重要的任务、担当更大的使命。”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告诉记者,《意见》要求深圳在高质量发展、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各个方面成为全国的示范典范、标杆先锋,继续在全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意见》让深圳倍感鼓舞,比如要求深圳到本世纪中,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个定位非常高。”郭万达告诉记者,《意见》既是对深圳的一种期待,是一种使命要求,也描绘了深圳未来发展的愿景。“作为深圳今后未来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对深圳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重要的意义”。

  “深圳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1300万的大都市、GDP排在亚洲前5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尤其是深圳本身的高科技发展成为全国一面旗帜。”郭万达认为,深圳本身有条件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B、 释放出强烈的深化改革开放信号

  《意见》对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取得成就充分肯定,指出“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郭万达认为,深圳这一成功典范充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在他看来,《意见》本身就表明中央继续续深化改革、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特别是如今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盛行,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把深圳作为一个先行示范区来建设,表明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向世界宣示了我们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意志”。

  胡刚也认为,《意见》出台,表明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按照自己的步骤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天方智库创始人、区域经济专家罗天昊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众多重要改革均发轫于广东,广东的改革传统非常强大,历四十余年的改革积淀,改革精神深入骨髓,树大根深,《意见》的出炉彰显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郭万达还注意到,《意见》既有宏观的指导,也有很多具体的举措,“含金量”高。“如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等。而且,不光在经济方面,国家还在法制、文化、民生、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规划了路径”。

  胡刚与罗天昊都对《意见》提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印象深刻。罗天昊指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在民生这一块还存在很大的短板,《意见》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提出一系列举措,明确“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战略目标。

  C、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深圳毗邻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是4个中心城市之一,所以如何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探索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支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使得港澳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进一步深化深港澳全方位的合作,深圳本身有这个使命,也有这个条件。”郭万达告诉记者,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意见》第七条专门提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在郭万达看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本身就是进一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重大举措。“除了第七条,《意见》中很多内容都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比如说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域,提到建设大湾区数据中心,金融方面提到金融和港澳合作联通,民生领域也提到医疗、卫生跟港澳去合作。这些都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衔接”。

  胡刚也认为,《意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的一个重要文件,有利于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进一步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有利于推动深圳向全球城市进一步发展,反过来也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这一提法,让我印象深刻,肯定会一进步推动深港澳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彭澎也认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增强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功能,特别是加强对港澳的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在大湾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为其它城市起好带头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