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印象

王良和的创作课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08日        版次:A07    作者:李浩荣

    

  □李浩荣

  全场漆黑,只剩一束灯光照着讲坛,王良和缓缓步上,鲜红的风衣,耀目四射,仿如神光,瞬息间,驱散混沌的鸿蒙。轻轻地,掀开诗集,朗诵前,王良和先解释风衣的颜色乃故意挑选,教学策略,衣着教育法,赤红,绛紫,金黄,雀绿,刺激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兴趣。淡淡道来,满座笑得人仰马翻。今夕诗会,不是课堂,老师讲的该是平日说惯了的笑话。

  一首两节短诗,王良和悠悠朗读起《里尔克墓前》,我们仿佛听到潺潺的江水声,上接天河,下临山涧,老师领着我们沿碎石路,来到山崖边的教堂,古朴的墙角下,凭吊那被玫瑰花叶遮掩的茔冢,就在钟声敲响的一刻,老师合上书页,向台下,浅浅鞠躬,告别大师。

  创作课首堂,王良和说,他会拿出一大袋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学生观察,多是死物,静态的,只有斗鱼在瓶子里或沉或浮,偶然游动。再取一面镜子来,放在玻璃瓶前,斗鱼看见“同类”,立刻撑起鱼鳍,翻起鱼鳃,摆出斗姿,通体颜色越发鲜艳。此刻,学生已兴致勃勃地挤近瓶子,仔细观察。有时候,王良和会问,把这条斗鱼倒进另一条斗鱼的瓶子里,看它们打斗,好不好?男学生兴奋呼叫:好!女学生多说:不看!好残忍!王良和暗暗窃喜,不忘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人为什么总要带着道德的眼光看待事物呢?斗鱼不打斗,最终只会静静地老死在瓶子里,虽然尸骸完好,却白活一场,毫无活力。

  现在,王良和也养斗鱼,有时一条,有时两条,只作教学之用。作教材用的斗鱼,王良和年年买,但从未打过。奇怪,今天,王良和自己也不想看斗鱼打斗,“我已经没有儿童面对玩物的斗心了,当然,我有另一种斗心。”

  创作,最基本的是观察,但越基本的能力,越难做得好。就像打拳,不懂拳的人喜欢看花拳绣腿,真正懂拳的人,往往看基本功,从最基本的东西看功力,尤其看内在的功力。王良和自小习练咏春,内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