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建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增城派潭镇幽静的山水边,品着山泉水冲泡的白茶,第一次听说灯盏村——一个建在半山腰的以“灯盏”命名的小山村。 灯盏村也许是中国最小的村庄了。这个位于增城北部山区的小村庄,坐落在增城最高峰牛牯嶂之右侧大顶山的半山腰。据出生在灯盏村、如今已76岁的李伙南老人说,灯盏村的村民都姓李,先祖乃梅州客家人,开居至此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李氏族谱记载:清雍正年间,嘉应州平远县李氏四兄弟背井离乡,一路乞讨而行。某日来到增城地界,走到杨梅都(今派潭镇)灵山时,发现一座背靠牛牯嶂的小山——当地人称为“大顶山”——的半山腰很是宜居。这里山高林密,山泉流响,鸟语花香,风景秀美,且人烟稀少,山上山下又有大大小小的平地可以开田垦地,是一个远离战乱和匪患的世外桃源。兄弟几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风水宝地,于是,其中的兄弟三个留了下来,孤寂空灵的大顶山,终于有了第一盏散发光明的桐油灯。这个只有三口人的小村庄,也有了一个充满光明的名字——灯盏村。 山外的世界,早已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滚滚向前。而隐居在大山里的灯盏村,虽历经数代,也似乎变化甚微。由于地处偏远,村子始终贫穷落后,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到1949年派潭解放之时,村里人口仍然不过40余人。购买日常用品,都要走5公里山路经横岭村再到灵山墟采办。后来,陆续有人离开村子外出要饭,最后仅剩下三人留守。 1970年代,国家经济有所好转,外出的村民陆续回到灯盏村,一时间也聚集有四五十人之多,但依然贫困落后,鲜为人知。40多年过去了,当年还是电影放映员的张淀渊老人回忆起第一次到灯盏村放电影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下午三四点钟,骑着自行车驮着放映机和胶片袋,从派潭公社出发,骑10公里的路程到达丫口冚大队部,就地将单车寄放好,随后和灯盏村前来迎接的村民一道,挑着放映机和胶片袋步行。步行两公里后到达横岭生产队,稍事休息后开始爬山路。等爬完3公里的山路到达半山腰的灯盏村时,已是掌灯时分。卸下担子,随意往山下望去,只见夜幕下,一条长长的火龙竟沿着山路急急地冲自己而来,原来是其他村的村民举着火把赶来看电影。 电影刚放映没多久,底下的人群却猛地骚动起来,并发出哄堂大笑。生产队长跑过去制止了骚动后,回来不好意思地对张淀渊说:“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一年也难得看上一两回电影。谁家的小子收工回来晚了,洗澡时听见这里电影已经开场,情急之下抓起椅子上的一件衣服边走边穿就跑过来看电影了,没想到……穿的是他老娘的衣服,哈哈。”电影散场后,其他村的村民又举着火把沿路返回,山上山下一条长长的火龙连绵几里地,场景蔚为壮观。而张淀渊慨叹之余,却生出了许多的酸楚。 1983年,因为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受够了贫穷的灯盏村村民又开始了一次“大逃亡”。他们或搬到山下的横岭村、灵山圩、丫口冚,或到派潭镇上开店铺,到荔城到新塘或到更远的地方打工谋生、做生意。一时间,村中除了老人,几乎家家空巢。再后来,外出的赚了钱,在镇上城里买了房子,又把老人接了去。村子空了,田地开始荒芜,大顶山再度归于原始的孤寂。 近几年,随着村村通公路,水泥公路也通到了大顶山脚下。灯盏村又开始有了灯光,三个从灯盏村走出去的人开始回到老屋,翻新整修,节假日再回到老屋小住,以慰久别的乡愁。 又是三个李氏族人。也许,这是冥冥中历史的巧合?
-
即时新闻
灯盏村300年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4日
版次:A12
栏目:花地
作者:刘修建